殊不知,真要细究起木块与木块之间的拼、接、契、合。中国人才是当之无愧玩积木的“老祖宗”。
据史料记载,早在距今六七千年的新石器时代,中国浙江就已经出现了使用榫卯结构的房屋。
一榫一卯相互驳接,不用一根钉子一片铁,一座房屋就能拔地而起,历经地震、朝代更迭,使用上百年、上千年也不会倒塌。
这种巧妙而又实用的榫卯结构组成了中国古建筑的基石,也被誉为媲美京剧的国粹,中式美学的代表。
3高2米,比故宫太和殿还要高。古人以数字“9”为最大阳数。按照古尺丈量,祈年殿是九丈九尺九寸九分九,寓意为无限向天空伸展。
殿内外一共有37根柱子。中圈12根,代表12个时辰。外圈12根代表12个月,两者之和,则隐喻24个节气。
内圈4根经柱,象征四季,三圈之和象征28个星宿;再加檐顶8个铜柱,象征着古人观念中的36个天庚。
这是一座比原型缩小了81倍的微雕模型,若非亲眼所见,不敢相信仅凭一双手能做到如此程度。
这件复刻版祈年殿的作者便是非遗传承人,网友口中的“鲁班七号”——王震华。
打磨7108个零件、10多万道工序,最小零件宽度只有1.5毫米。完完全全的榫卯结构,不用一个钉子、一滴胶水,惊艳世人。
“我就要做别人做不出来的东西”,王震华抱着如此信念,打磨每一个细小的零件。
榫卯(sǔn mǎo),在王震华看来,每一个人都应该了解这两个字读法和含义。
古代没有钉子,智慧的古人就发明出榫卯,凸为榫,凹是卯,在一凸一凹之间,一转一合之际,连接得天衣无缝。
今天,拼接、搭建类的DIY玩具成了很多人最喜欢的解压方式。高达、乐高这类国外的玩具引起了一波又一波热潮。
大家好像忘记了,其实,中国自己精妙的组装技艺,也可以打造一款属于我们自己的玩具。
“一个民族的自大和自卑都源于对于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无知,只有了解自己的过去,才能站在客观的立场上,产生深层的民族自尊。”
与祈年殿一模一样的上殿下屋构造,柱子也严格按照12时辰、24节气的规矩复原。更能真切感受到中国古典建筑文化的深厚魅力。
即便完全对中国文化不了解的外国人,在它面前也不得不赞叹中华古代建筑师的匠人精神。
而为了打造这款中国“微雕版”祈年殿,团队耗费整整3年时间与手工艺专家不断打磨推敲草图。
每一版都比前一版零件数更少、结构更稳定,但无论是哪一版,榫卯的锁定方式从来没有因玩具而弱化。
600年来一共经历了200多次的地震却仍不倒塌,靠的便是这鬼斧神工的榫卯结构。
英国工匠拍摄了一个节目《紫禁城的秘密》,在里面搭建了一个迷你的榫卯结构建筑,在7.5级地震下,墙面都倒塌了,榫卯结构建筑还依旧挺立。
可一个“古”字,就像不可动摇的十字框架,把“榫卯”两个字钉进了冰冷的教科书。
以至于,面对王震华师傅复原的天坛微缩模型,围观群众只能发出“简直是巧夺天工啊”、“从来不知道榫卯这样神奇”这样的赞叹。
而今天,有了“微雕版”祈年殿,你也将有机会亲手实践。把这种传统、实用的搭建手法带回家。
“坚决不采用国外拼装玩具卡进去、用点连接的方式,而是采用具有7000年历史的榫卯思想和锁定方式,让这款玩具不仅富有趣味,也更具文化内涵。”
零件877个,全部来自于5类古老榫卯零件:燕尾榫,直榫,倒退榫企口榫、穿销。
七层圆形结构均由榫卯结构的小零件所结合成,而每一层又是由许多层嵌套而成,有结构层,也有固定层。
其实是通过下层与隔扇门窗嵌套,每个小零件互相穿插形成的。(听着有些复杂,实际操作更容易理解
在构成一个圆后,虽然可以一定幅度的晃动,却很难散架,这就是所谓的“摇而不倒”。
团队还在盒子里附赠了一册五米的“营造手册”。将拼接步骤和方法详实地记录在上面。
也可以直接在手机应用商城下载官方APP(安卓手机搜索积木世界,苹果手机搜索米兔积木世界), “营造手册”没在身边也能轻松找到拼接说明。
从塔底、到中圈、到外圈、到层顶,都贴心将零件分装到不同的口袋,一共15袋零件。
按照营造手册拆包安装,会比想象中轻松不少(如果你想挑战,完全可以忽略这个)。
为了方便大家拼接,营造手册上每一步用到零件,都会标识出相应编号。包装盒的两侧有编号和零件的对应图案。
拼好后的祈年殿不似正主色彩华贵,但象牙白却更显庄严气派,纯粹的色调凸显构建本身的精妙。
祈年殿初名“大祀殿”,原乃祈福殿。建筑风格恢弘大气,摆在家中也是气派十足。
不同于王震华原版无比复杂的木质祈年殿模型,这款微缩模型改用了ABS、PC塑料材质制作零件。祈年殿积木,无论是积木本身,还是外包装,都是白色极简风。
很多人可能不太理解这个更改的意图,也可能会有人觉得全白的外观,缺少了祈年殿本身的美感。
“其实北京天坛祈年殿在不同光照下会展现不同的颜色,所以我要把它做成白色,让建造者自行去创造颜色,并感受不同光照下的天坛魅力。”
白色能感受光影在建筑中的魅力。搭建者更能从过程中理解何为用榫卯结构还原古建筑的本意。
拼好之后,我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上色,也可以往里面放个小灯泡,在家就能观赏有如前两年紫禁城之夜般的“夜光奇景”,简直太美了。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
Copyright © 杏耀_杏耀娱乐登录_杏耀注册代理平台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